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部直屬各單位,部機關各司局: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發生后,全國各地的醫療衛生工作者不畏艱險,奮不顧身,忘我工作,搶救了大量災區受傷群眾的生命,保護了災區群眾的健康,全面開展了衛生防疫工作,為奪取抗震救災工作全面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展現了醫療衛生工作者愛國家、愛人民的高尚情操和一切為人民健康服務的精神風貌,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醫療衛生工作者和先進集體。各地對此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宣傳,取得了良好效果。為進一步凝聚力量,振奮精神,鼓舞士氣,樹立衛生隊伍的良好形象,現就加強抗震救災醫療衛生宣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加強抗震救災醫療衛生新聞宣傳工作的意義
加強抗震救災醫療衛生新聞宣傳工作,有助于及時準確發布衛生系統關于抗震救災工作的部署和進展,針對公眾關心的問題解惑釋疑,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有助于廣泛傳播抗震救災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和人物的高尚情操,并轉化為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共同行動,使隊伍建設有新進步,行業形象有新面貌;有助于促進社會與衛生系統的雙向對等溝通,使社會各界進一步尊重、關愛、理解和支持醫療衛生人員。通過加強抗震救災醫療衛生新聞宣傳工作,弘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展示衛生隊伍的職業素質和崇高情懷,提升和塑造衛生隊伍的良好形象,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營造有利的輿論氛圍。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抗震救災醫療衛生新聞宣傳工作
(一)積極主動配合媒體開展宣傳活動。各地要進一步加強與新聞宣傳主管部門和新聞媒體的溝通與聯系,確定不同階段抗震救災醫療衛生宣傳工作的主題和重點,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工作。在前一階段工作基礎上,近期要重點宣傳災后衛生防疫工作和災后重建對口支援工作,并繼續做好轉運傷員的后續治療報道工作。加強對抗震救災中涌現出的先進人物和模范群體的宣傳報道。要組織媒體對仍在災區一線工作的、從一線歸來的醫療防疫隊員和醫療防疫隊伍集體進行深入跟蹤報道,深度發掘、全方位反映前方醫療救治和衛生防疫工作情況。要尊重傳播規律,積極研究媒體特點和報道取向。要整合多種媒體力量,注意發揮主流媒體和都市媒體的作用,特別要借助電視媒體和網絡媒體的影響力,實現聯合作戰。
(二)利用多種文藝形式開展宣傳活動。利用文學、繪畫、攝影、曲藝等多種藝術手段和形式,開展抗震救災醫療衛生宣傳工作,增強宣傳效果。要尊重藝術規律,注意發現先進典型的動人故事和感人細節,挖掘其深層次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實質。要注重運用藝術手段塑造生動感人的形象,把生活的真實和藝術的真實結合起來,使先進人物形象深入人心,爭取收到廣泛傳播、持久感人的宣傳效果。
(三)結合評選表彰工作開展宣傳活動。各地要結合正在開展的抗震救災評選表彰活動,組織媒體對先進事跡報告會、座談會進行廣泛報道,對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重點宣傳,進一步激勵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影響社會群眾。
(四)編輯出版書籍和音像制品。各地要廣泛收集、整理和匯總反映抗震救災醫療衛生工作的圖、文、音視頻資料,重點收集有關醫療救治和防疫工作進展以及醫療衛生先進典型宣傳等的媒體報道和醫療衛生工作者一線日記、工作照、短信記錄等第一手資料,并編輯出版。為做好資料收集工作,我部正式啟用衛生部媒體關系管理系統。請各地將有關資料按要求報送我部,優秀材料將結集出版。
三、加強抗震救災醫療衛生新聞宣傳工作的幾點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提高認識、精心組織,把抗震救災醫療衛生新聞宣傳工作作為當前衛生新聞宣傳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要組織精干人員,建立完善工作機制,對宣傳工作給予相關支持,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良好宣傳效果。
(二)面向基層,全面發掘感人事跡。要圍繞災后醫療救援、衛生防疫、衛生監督以及恢復重建衛生對口支援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地從醫療救治、衛生防疫工作各方面、各崗位、各環節選取典型,發掘醫療衛生工作者的感人事跡,擴大宣傳的覆蓋面和影響力,使先進人物來源于基層,具有說服力和感召力,得到群眾歡迎和認同。
(三)確保事跡的客觀真實、個性特色。要始終遵循客觀真實的原則,在具體環境條件下把握感人事跡,用平實的語言闡釋深刻道理,做到內容真實準確,細節生動鮮活,評價適度適當。要把握人物個性,選準宣傳角度,切忌臉譜化和概念化,不能為了宣傳而人為拔高、做秀。
(四)要面向社會,突出行業特征。要把宣傳的視野從系統內擴展到全社會,突出行業特征,使群眾認識到醫療衛生工作的高科技性、高風險性,增進群眾對衛生工作的了解和理解。
(五)注意把握宣傳時機和節奏。要加大抗震救災醫療衛生宣傳報道的規模與強度,化零散的、粗放式的宣傳模式為集約化宣傳模式,同時也要把握好時機和節奏。要處理好數量與質量、重大宣傳與一般宣傳的關系,堅持數量服從質量,密度服從效果,做到一般宣傳“常流水、不斷線”,重大宣傳在一段時期內既不過于集中、又不拉得過長,使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發揮多層次示范引導作用。
(六)建立完善評價反饋機制。通過媒體報道收集、網絡輿情監測、座談交流、社會調查等,對抗震救災醫療衛生宣傳工作情況進行調查。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評估抗震救災醫療衛生宣傳工作效果,不斷提高抗震救災醫療衛生宣傳工作水平。
衛生部辦公廳
二〇〇八年六月十三日